ABB 机器人外轴运行顿挫,多和机械连接、伺服系统、控制参数及通信链路相关,不同原因对应不同的排查和解决方式,以下是详细梳理,可按从易到难的顺序排查:
机械结构相关问题
连接部件松动或磨损:外轴的联轴器、螺栓、齿轮齿条等连接部位若松动,动力传递会中断或不稳定;而联轴器磨损、齿轮齿面磨损等,会造成传动间隙过大,运动时就会出现顿挫。可先用扭矩扳手检查减速器、电机底座等关键部位的螺栓扭矩,紧固松动部件;再观察联轴器是否有裂纹、齿轮齿面是否有磨损,若存在损坏需及时更换。比如电机轴与传动机构的联轴器磨损后,可直接更换同型号联轴器恢复传动精度。
润滑不足或杂质干扰:外轴的导轨、轴承、减速器等部件缺润滑脂,或润滑脂干涸、混入铁屑等杂质,会增大运动阻力,导致顿挫。可检查这些部位的润滑状态,清理旧油脂和杂质后,补充符合 ABB 规格的专用润滑脂;对于导轨类外轴,还需定期清理导轨滑块处的粉尘,避免杂质堆积。
负载不匹配或重心偏移:外轴负载超过额定载荷,或工件重心偏离机械臂几何中心,会让电机输出扭矩波动,引发顿挫。可用电子秤测量负载重量,确保不超额定值;若重心偏移,可通过加装配重块、调整工件安装位置来平衡重心,减少负载对运动的影响。
伺服与编码器故障
编码器信号异常:编码器是定位核心部件,其信号线松动、氧化,或编码器内部故障、零点偏移,都会导致位置反馈信号失真,外轴因定位不准出现顿挫,还可能伴随 “ENCODER” 相关报警。可先断电检查编码器接头,清洁氧化触点;用万用表检测线路电阻,排查断线问题;若怀疑编码器故障,可更换编码器测试,或通过驱动器菜单重新校准编码器零点。
伺服电机故障:伺服电机轴承损坏、绕组受潮短路等,会导致电机输出动力不稳定,引发顿挫,同时可能伴随电机外壳异常升温。可手动转动电机轴,感受是否有卡顿阻力,若有则可能是轴承损坏,需拆解更换轴承;用兆欧表测量电机三相线绝缘电阻,若阻值低于 2MΩ,说明绕组受潮或老化,需检修绕组或更换电机。
控制参数设置不当外轴首次运行或负载变更后,若 PID 控制参数不匹配,会导致运动响应异常,出现顿挫。比如速度增益(Kv)过低会降低伺服刚度,位置增益(Kp)过小会让响应迟缓,两者参数不当均可能引发顿挫。可通过示教器进入 “配置 - 主题 - MOTION - LAGCONTROLMASTER”,选择故障外轴调节参数:先调 Kv 增加伺服刚度,再调 Kp 提升响应性,最后增大积分时间(Ti)降低超调。参数修改后需重启生效,也可通过专用代码在线调试参数,无需反复重启。
通信总线异常外轴通过 PROFINET 等总线与控制器通信,若总线终端电阻连接错误、通信帧丢失,或 IP 地址冲突,会导致控制指令传输延迟,引发顿挫。可检查总线终端电阻是否正常安装;用总线分析仪检测通信状态,排查帧丢失问题;同时确认驱动器 IP 地址、站号无冲突,若通信指示灯异常,需重新检查总线接线,修复破损的总线线缆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