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主站|会员中心|保存桌面

ABB变频器服务商    

ABB变频器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吴经理
  • 电话:18576370666
  • 邮件:18576370666@qq.com
新闻分类
  • 暂无分类
站内搜索
 
友情链接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ABB减速机有哪些故障,它们如何维修?
新闻中心
ABB减速机有哪些故障,它们如何维修?
发布时间:2025-10-08  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8        返回列表

ABB 减速机(常用于机器人关节、导轨驱动等核心传动环节,多为精密行星减速机或谐波减速机)是机器人动力传递的关键部件,其故障直接影响机器人的运动精度、扭矩输出及稳定性。常见故障可按机械磨损、润滑失效、装配偏差、密封损坏四大类划分,具体故障表现、成因及维修方法如下:

一、机械磨损类故障(最常见,多伴随异响、精度下降)

机械磨损是减速机长期运行后最典型的故障,核心磨损部件包括齿轮(行星轮 / 太阳轮)、轴承、谐波减速机的柔轮 / 刚轮,故障表现与维修需针对性处理。

1. 齿轮磨损 / 齿面损伤(行星减速机高发)

  • 故障表现:减速机运行时发出 “高频噪音”(如 “嘶嘶声”“啮合异响”);机器人输出扭矩下降(带载时速度卡顿);定位精度超差(如重复定位误差从 ±0.05mm 升至 ±0.15mm);严重时齿面出现 “点蚀”(麻坑)、“胶合”(金属熔粘)或 “断齿”。

  • 常见成因:长期过载(扭矩超过额定值 1.2 倍以上);齿轮啮合间隙过大(未及时调整预紧力);润滑失效(油脂干涸或污染,导致金属直接摩擦);异物进入(如粉尘、金属碎屑卡入齿间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• 轻微点蚀 / 磨损:用细砂纸(800-1200 目)轻轻打磨齿面毛刺,去除尖锐边缘,避免进一步损伤;修复后需重新测量啮合间隙,确保在允许范围。

    • 严重磨损 / 断齿:必须更换同型号齿轮组(优先选用 ABB 原厂配件,确保齿形、模数、精度等级匹配,如 ISO 5 级精度);更换时需清洁齿轮箱内部,避免残留碎屑。

    1. 拆解检查:断电后拆除减速机与电机、负载的连接,打开减速机外壳,用内窥镜或直接观察齿面状态,测量齿轮啮合间隙(用塞尺,行星轮与太阳轮间隙通常≤0.1mm,超差则需处理)。

    2. 磨损修复

    3. 精度校准:齿轮更换后,用百分表检测齿轮轴的径向跳动(≤0.02mm)和轴向窜动(≤0.01mm),确保啮合中心距符合设计要求,避免二次磨损。

2. 轴承磨损 / 卡死(行星、谐波减速机均可能发生)

  • 故障表现:减速机运行时出现 “规律性敲击声”(如 “咚咚声”,随转速变化频率同步变化);手动转动输入 / 输出轴时感觉 “卡顿” 或 “阻力不均”;严重时轴承过热(外壳温度超过 80℃),甚至导致轴抱死。

  • 常见成因:轴承润滑不足(油脂干涸或注油量不足);长期高速运行(超过额定转速 1.1 倍)导致轴承发热老化;安装时轴承同轴度偏差(径向力过大);异物进入轴承内部(如粉尘、金属碎屑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1. 轴承拆解:使用轴承拉马(适配轴承内径)拆除损坏的轴承,避免用铁锤硬敲(防止轴变形);若轴承内圈与轴过盈配合,可轻微加热轴承(80-100℃)后再拆卸。

    2. 轴承更换:选用与原型号一致的精密轴承(如 SKF、NSK 的 P5 级深沟球轴承或角接触轴承),安装前需清洁轴颈和轴承座,涂抹少量专用润滑脂(如 Klüber LH 64-462)。

    3. 安装检测:轴承安装后,手动转动轴体,确保无卡顿;用百分表检测轴承外圈的径向跳动(≤0.015mm),确认安装精度;若为角接触轴承,需按要求调整预紧力(通过垫片厚度控制)。

3. 谐波减速机柔轮 / 刚轮失效(机器人关节减速机高发)

  • 故障表现:机器人关节转动时出现 “弹性回程”(指令停止后轴仍轻微回退);输出扭矩明显下降(无法带动额定负载);柔轮表面出现 “裂纹”(多在根部或齿面),严重时柔轮断裂。

  • 常见成因:柔轮长期承受交变扭矩(频繁正反转)导致疲劳;过载运行(扭矩超过额定值 1.3 倍,柔轮过度变形);刚轮齿面磨损(导致啮合间隙增大,柔轮受力不均);安装时输入轴与柔轮同轴度偏差(径向力导致柔轮局部应力集中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1. 失效判断:拆解谐波减速机后,检查柔轮是否有裂纹(用强光照射,裂纹处会出现反光差异),刚轮齿面是否有磨损;若柔轮出现裂纹,必须整体更换柔轮组件(不可修复,否则存在断裂风险)。

    2. 组件更换:更换柔轮时需同步检查刚轮齿面,若刚轮磨损严重(啮合间隙>0.1mm),需连带刚轮一起更换(确保柔轮与刚轮齿形匹配);优先选用 ABB 原厂谐波组件,避免第三方配件精度不足。

    3. 安装校准:安装后需调整输入轴与柔轮的同轴度(偏差≤0.01mm),用扭矩扳手测试输出扭矩(需达到额定值的 90% 以上),确保无弹性回程。

二、润滑失效类故障(加速机械磨损,易被忽视)

润滑是减速机正常运行的核心保障,润滑失效会直接导致部件干摩擦,引发连锁故障。

1. 润滑脂干涸 / 变质

  • 故障表现:减速机运行噪音突然增大(无明显机械损伤);外壳温度升高(比正常工况高 15℃以上);拆解后发现齿轮 / 轴承表面无油脂覆盖,或油脂呈 “块状”“黑色碳化”。

  • 常见成因:未按周期更换润滑脂(超过推荐寿命,如行星减速机每 2000h 更换一次);润滑脂选型错误(如用普通润滑脂替代高温耐磨脂);减速机密封损坏(油脂泄漏或被粉尘污染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1. 彻底清洁:拆解减速机,用专用清洗剂(如煤油、异丙醇)冲洗齿轮、轴承及箱体内部,去除干涸的油脂和杂质;清洁后用高压气枪(气压≤0.4MPa)吹干,确保无残留清洗剂。

    2. 重新注脂:选用 ABB 推荐的润滑脂(如行星减速机用 Klüber STABURAGS NBU 15,谐波减速机用 THK AFG grease),注脂量需符合要求(行星减速机注脂量为箱体容积的 1/3-1/2,谐波减速机柔轮与刚轮啮合处需均匀覆盖薄层油脂)。

    3. 试运行:注脂后手动转动轴体,确保油脂均匀分布;通电试运行 30 分钟,监测温度(不超过 60℃)和噪音,确认无异常。

2. 润滑脂泄漏

  • 故障表现:减速机外壳、轴端连接处出现明显油脂痕迹;运行时油脂从密封处滴落;长期泄漏导致内部润滑脂量不足,引发磨损故障。

  • 常见成因:密封件老化(如 O 型圈、油封硬化开裂);轴端密封压盖松动(螺栓扭矩不足);减速机箱体变形(导致密封面贴合不紧密);注脂过量(内部压力过大,油脂被挤出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1. 密封件更换:拆除泄漏处的密封件(如轴端油封、箱体 O 型圈),测量尺寸后更换同规格、同材质的密封件(如氟橡胶 O 型圈,耐油耐高温);安装前在密封件表面涂抹少量润滑脂,增强密封性。

    2. 紧固与修复:若为压盖松动,用扭矩扳手按规定扭矩紧固螺栓(如 M5 螺栓扭矩 2-3N・m);若箱体密封面变形,用平面磨床轻微打磨(确保平面度≤0.01mm),或加装薄垫片(铜垫片)补偿间隙。

    3. 控制注脂量:重新注脂时严格按手册要求控制量,避免过量导致压力泄漏。

三、装配偏差类故障(安装不当导致,多为初期或维修后出现)

装配偏差会导致减速机受力不均,短期内引发异响、精度下降,长期则加速部件磨损。

1. 输入 / 输出轴同轴度偏差

  • 故障表现:减速机运行时出现 “周期性振动”(随转速同步);电机或负载端轴承过热;齿轮啮合异响(非磨损导致);严重时导致轴断裂、齿轮崩齿。

  • 常见成因:安装时未校准电机轴与减速机输入轴的同轴度(偏差超过 0.05mm);负载(如机器人关节、导轨)与减速机输出轴连接时存在角度偏差;减速机固定螺栓松动(运行中位置偏移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1. 同轴度校准:使用百分表(或激光对中仪)检测输入轴与电机轴的同轴度,径向偏差≤0.02mm,角偏差≤0.1°/m;若偏差超差,调整电机或减速机的安装位置(通过垫片垫高、平移底座)。

    2. 负载调整:检查输出轴与负载的连接,确保无角度偏差;若为刚性连接,可更换为弹性联轴器(如梅花联轴器),缓冲同轴度偏差带来的冲击。

    3. 紧固底座:用扭矩扳手按规定扭矩紧固减速机底座螺栓(如 M8 螺栓扭矩 8-10N・m),防止运行中松动。

2. 预紧力不当(行星减速机行星架、谐波减速机波发生器)

  • 故障表现:预紧力过小:齿轮啮合间隙过大,定位精度下降,运行时出现 “空程”(指令移动与实际移动不同步);预紧力过大:减速机运行阻力增大,发热严重,轴承寿命缩短,甚至导致轴抱死。

  • 常见成因:维修时未按要求调整预紧垫片厚度;行星架固定螺栓扭矩不均;波发生器安装时压力过大(谐波减速机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1. 行星减速机预紧调整:通过增减行星架与箱体之间的垫片厚度(精度 0.01mm)调整预紧力,确保齿轮啮合间隙在 0.05-0.1mm 之间;紧固行星架螺栓时,按对角顺序均匀拧紧(扭矩偏差≤5%)。

    2. 谐波减速机预紧调整:调整波发生器与输入轴的配合间隙,通过更换波发生器轴承的预紧垫片,确保柔轮与刚轮啮合时无明显松动,且转动阻力均匀(手动转动输出轴无卡顿)。

四、密封损坏类故障(导致异物进入、润滑泄漏)

减速机密封件(如轴端油封、箱体密封圈、透气帽)损坏会破坏内部洁净环境,引发多重故障。

1. 轴端油封损坏

  • 故障表现:减速机轴端(输入 / 输出轴)出现油脂泄漏;轴表面附着粉尘、杂质(从密封间隙进入);严重时内部进入水分,导致润滑脂乳化、部件生锈。

  • 常见成因:油封老化(使用超过 1.5-2 年,橡胶硬化);轴表面划伤(导致油封唇口磨损);安装时油封唇口被工具损坏;减速机运行时轴的径向跳动过大(油封受力不均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1. 油封更换:拆除旧油封(用一字螺丝刀轻轻撬出,避免划伤轴表面),清洁轴颈和油封座;选用同型号油封(如 TC 型骨架油封,材质为丁腈橡胶或氟橡胶),安装时在油封唇口涂抹少量润滑脂,用专用套筒压入(确保油封与轴垂直,无歪斜)。

    2. 轴表面修复:若轴颈有轻微划痕,用细砂纸(1200 目)打磨光滑;若划痕较深(深度>0.1mm),需电镀修复(如镀铬),恢复轴颈精度。

2. 箱体密封圈 / 透气帽损坏

  • 故障表现:减速机箱体接合面出现油脂泄漏;箱体内部进入粉尘(拆解后可见齿轮表面有杂质);透气帽堵塞导致内部压力升高,加速油脂泄漏。

  • 常见成因:箱体密封圈老化(长期高温导致橡胶变形);箱体螺栓紧固扭矩不均(密封面贴合不紧密);透气帽滤网堵塞(未定期清洁)。

  • 维修方法

    1. 密封圈更换:拆除箱体螺栓,取出旧密封圈,清洁密封面(去除残留密封胶);更换同规格的密封圈(如发泡橡胶密封圈),或涂抹液态密封胶(如乐泰 510,厚度 0.1-0.2mm),按对角顺序紧固箱体螺栓(扭矩符合手册要求)。

    2. 透气帽维护:拆卸透气帽,清理内部滤网(用压缩空气吹除粉尘);若滤网损坏,更换新透气帽(确保透气顺畅,防止压力积聚)。

五、减速机维修关键原则与注意事项

  1. 安全优先:维修前必须断电,拆除电机与减速机的连接线缆,固定机器人关节(防止维修时关节坠落);使用专用工具(如轴承拉马、扭矩扳手),避免暴力操作。

  2. 清洁第一:拆解、装配过程中,所有部件(齿轮、轴承、轴)必须放在清洁的无尘布上,避免粉尘、杂质进入;工具使用前需清洁,防止油污污染部件。

  3. 原厂配件:关键部件(如齿轮组、谐波柔轮、轴承)优先选用 ABB 原厂配件,确保精度和兼容性;第三方配件需经过精度检测(如齿轮齿形、轴承精度),避免二次故障。

  4. 术后检测:维修完成后,需进行以下检测:

    • 手动转动输入 / 输出轴,确保无卡顿、阻力均匀;

    • 通电试运行,监测温度(≤60℃)、噪音(≤70dB),运行 30 分钟无异常;

    • 用激光干涉仪检测机器人定位精度,确认恢复至额定范围(如 ±0.05mm)。

通过以上针对性的故障排查与维修方法,可有效恢复 ABB 减速机的传动性能,延长其使用寿命(正常维护下,精密减速机寿命可达 8000-12000 运行小时)。日常需按手册要求定期更换润滑脂(行星减速机每 2000h,谐波减速机每 3000h)、检查密封件状态,提前预防故障发生。

收缩
  • QQ咨询

  • 电话咨询

  • 18576370666
  • 添加微信客服